首页
搜索 搜索
快讯

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盐光互补”实现一地三用立体循环

2023-07-12 05:59:40 科技日报


(相关资料图)

科技日报记者 陈曦

7月11日,记者在天津长芦海晶集团场区看到,在蒸发区整整齐齐地架设了一排排光伏板,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这就是世界上单体最大的“盐光互补”项目——华电天津海晶100万千瓦“盐光互补”光伏项目近日正式并网发电。该项目在保证“土地性质不变、盐田收益不降、生态环境不变”的前提下,实现“水上光伏发电、水面蒸发制卤、水下水产养殖”一地三用立体循环。

在全球能源转型大趋势下,光伏产业正迎来“高光时刻”。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5月底,我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4.5亿千瓦,连续8年稳居全球首位。随着光伏技术的不断提高以及土地政策性的调控紧缩,多种“光伏+”综合利用模式走向应用。

此次实现并网发电的“盐光互补”光伏项目占地面积2万亩,相当于1868个足球场,每年可提供15亿度清洁电力,等效减排二氧化碳约125万吨,可满足65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

“项目最大的亮点是实现了高效光能转换与水面晒盐两不误的效果。”华电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总经理徐纲举对科技日报记者说,项目对长芦海晶盐田所在纬度与太阳入射角度等参数进行推算,以此设定光伏面板的最佳高度和角度——光伏板桩前后间距14米,离岸间距15米,倾斜角度17度,同时采用双面光伏面板,正面吸收太阳直射光照的同时,背面也能吸收水面反射的太阳光,发电效率提升5%—7%。

“为了更好地利用绿色能源,项目建设了‘低碳升压站’,升压站创新实施了35千伏一级升压500千伏主接线形式,减少了绿电转换传输过程中的损耗,实现节能、环保、经济等多项效益,为后续项目增容提供空间。”徐纲举说。

“盐光互补”项目在输送绿电的同时,还能将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该项目建成后,不仅有效解决企业夏季错峰限电的紧张局面,而且以传统制盐业为基础,公司还可以大力发展海水养殖、盐业特色旅游等盐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着力推进盐、光、渔、储、游产业一体化发展。”天津长芦海晶集团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徐纲举表示,未来光伏还可以应用于海水养殖、鱼塘、沟渠以及戈壁等更多场景,公司下一步也将继续探索“光伏+”的循环生态模式。

据介绍,该项目也是天津市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发展的重要项目。目前,华电海晶500千伏光伏升压站已投入运行,100万千瓦的“盐光互补”光伏项目所发出的清洁电能,将源源不断地通过天津电网输送至千家万户,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