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因微信里回复了一个“OK”手势,男子成被告!
亲,你聊天时会用表情包吗?没表情包就不会聊天了?
但你知道吗?表情符号也有可能成为“呈堂证供”!近日#男子微信回OK手势表情成被告#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网友围观!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事件回顾
日前江西法院发布一案例:2022年12月22日,郭超(化名)发微信消息要求刘云(化名)成为其子刘伟(化名)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刘云于12月24日回了一个“”的微信表情手势。
后因借款人刘伟并未偿还有关欠款,郭超于2023年1月6日,将刘伟(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和其父亲刘云以逾期未归还债务为由,一同告上了法院,要求其承担本金159118.4元和利息7907.88元的还款责任。
法院审理过程中,刘云对原告提出的其作为刘伟债务担保人的事实提出异议,认为其回复“”微信表情手势是在两三天后,没有义务偿还其子刘伟向原告郭超借的欠款。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刘云对原告要求其作为被告刘伟借款事务的债务担保人的微信消息回复“”微信表情手势,表明其同意作为此笔债务的担保人,其有义务在被告刘伟逾期未偿还借款时承担借款偿还责任。
最终,双方同意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刘云与被告刘伟共同承担还款责任,并在约定期限内偿还原告郭超相关借款。
表情符号成为“呈堂证供”案件
日益增多
据此前江苏高院发文科普,经检索裁判文书网,2018年至2021年,全国共有158起以表情符号作为证据的案件,其中2018年8件、2019年23件、2020年66件、2021年61件,增幅明显。
但由于表情符号的表意解读具有较强主观性,缺乏统一标准,法院难以精准“翻译”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给司法认定增加了难度。
比如以下案例——
广东地区一起房屋租赁纠纷案中,承租方刘某在租赁期满后,面对出租方多次提醒、提出加租意愿,既不表示继续承租,也不表示搬离案涉房屋,只是回复了一个“”表情符号。后双方就该表情是否代表达成加租合意产生分歧,出租方起诉至法院并据此主张承租方同意加租,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在一起人格权纠纷案中,被告马某因与原告刘某发生矛盾,便通过微信向刘某某发送了多个“”的表情符号表达情绪,刘某认为该表情系人身威胁之意,于是诉至法院要求马某进行赔礼道歉,后双方在法院调解下达成和解。
网友热议
大部分网友表示:OK就是代表同意,没毛病
不少网友直呼:表情包要慎用!还是选择尽量用文字表达
职场上因为表情包
引发的“惨案”
很多职场人也习惯用表情包表达情绪,甚至用一些有趣、新潮的表情包来展示个性,拉近和他人的距离。
但因为隔着屏幕,有时双方对表情包有不同理解,或因为年龄、职级的不同等会引发误会,轻则当场“社死”,严重时还可能产生矛盾。
■ 2019年,重庆某公司员工因发“微笑”表情被客户投诉“阴阳怪气”。
■日前,某银行员工在工作群误发表情包,随后进行公开检讨。
■此外,同一表情符号在不同手机设备中也会存在显示差异,极易造成双方理解误差。
社长提醒:表情包虽然便捷、可爱,但使用场景还是要分清!别因省事引起误会,惹上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