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一热,“红眼”为什么容易高发?|天天快讯
随着气温攀升,我们迎来了可以吃西瓜、喝冷饮的美妙夏季。但很多人不知,每年6月至9月也是红眼病的高发季。眼下,申城又将步入防“红”进行时。目前,我们上海市设立了25个红眼病监测点,由25家医院组成,构成覆盖市区两级的红眼病监控网络,监控红眼病的发病与治疗情况。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天气热了以后,红眼病容易高发?
这是因为随着温度、湿度的升高,细菌、病毒等容易大量繁殖。此时,人们衣着清凉,裸露在外的肌肤更容易受到细菌、病毒的侵袭。另外,夏季人们喜欢去公共的游泳池游泳。如果患有红眼病的患者去游泳,那么眼部的分泌物可能会残留在水里、浴室的龙头上、更衣箱里。宾馆、酒店或非正规的健身中心的水、公共浴室、更衣室如果没得到及时的消毒、处理,就很容易引发红眼病的细菌、病毒传播。
此外,公共网吧、游戏机房的电脑键盘往往也很容易传播细菌和病毒。
红眼病有不同,分清细菌或病毒
红眼病主要分三类: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流行性角膜结膜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是病毒感染,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后形成的免疫力时间很短,可导致重复感染,多见于成年人,儿童较少,潜伏期通常为2小时-48小时。患者会自己感觉到眼不适感,1-2小时即开始眼红,很快加重,并伴有明显眼刺激症状,刺痛、砂砾样异物感、烧灼感、畏光、流泪。患者可有眼睑水肿,睑球结膜高度充血、结膜下出血。
最初表现为睑结膜、球结膜针尖大小的点状出血,继而斑、片状结膜下出血。重者出血融合弥漫,可遍及全部球结膜呈鲜红色。部分患者耳前淋巴结肿大,会有压痛感。一般无全身症状,少数人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该病为自限性,自然病程1-2周,及时诊治,视力不会有损害,一般没有后遗症,常用抗病毒眼药水、抗病毒眼用凝胶治疗,配合抗菌素眼药水以防继发感染。
流行性角膜结膜炎也是病毒感染,潜伏期为5-12日。临床表现患眼的分泌物初为水样、浆液性、粘液性,睑结膜、穹隆部结膜有大量滤泡,可伴有伪膜形成,部分患者耳前淋巴结肿大,有压痛,重要特点是角膜发生上皮下浅在圆形点状浸润。部分患者伴有发热、咽痛等上感症状。
治疗也是首选抗病毒眼药水、抗病毒眼用凝胶,配合抗菌素眼药水以防继发感染。
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的病原体是肺炎杆菌、流感杆菌、金葡菌、链球菌等细菌感染。它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多侵犯双眼,一般1-3天,急性发病,两眼同时或先后相隔1-2天发病。患者自觉患眼刺痒及异物感,进而烧灼、畏光、眼睑因肿胀难于睁开,有时因分泌物过多感到视力模糊,出现虹视,除去分泌物后,视力立即恢复。
临床表现分泌物为粘液或粘液脓性,可粘着睑缘及睫毛,晨起封闭睑裂。重者分泌物中的纤维蛋白凝成乳白色假膜,附着在睑膜结膜的表面,很易用镊子剥离,留下有轻微的出血面,但无组织缺损。检查时,应与真膜区别,后者呈灰黄色,由白喉杆菌引起,为大量的纤维蛋白与坏死的结膜凝结而成,不易剥离,如强行除去,其下露出溃疡面,容易引起出血及组织损伤,临床上叫做膜性结膜炎。
治疗主要是滴抗菌素眼药水,分泌物过多,可用生理盐水或3%的硼酸水冲洗,每日2-3次,禁忌包扎及热敷。治疗必须及时、彻底,在症状基本消退后,尚应继续点药1-2周,以防转成慢性或复发。
不忘勤洗手,预防才是上上策
预防红眼病主要是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注意手的卫生:养成勤洗手、勤剪指甲的好习惯,最好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日常生活不共用毛巾、手帕,不用脏手揉眼睛。
保持环境卫生:定期对学习生活环境内的公共物品,如键盘、鼠标、电话机、门和抽屉的把手进行清洁消毒。对办公室一族,可以自带酒精棉球定期擦拭鼠标、键盘。
消毒、隔离和治疗:学校里一旦发现红眼病病人,要立即回家隔离治疗休息(通常为一周),对被病人眼分泌物污染的物品应随时进行消毒,病人的脸盆、毛巾、手帕等必须与健康人严格分开。并且防止医源性交叉感染。
不宜采取集体滴眼药的方法,以防交叉感染。
游泳前后最好滴抗生素眼药水,可以有效预防红眼病。在红眼病流行期间,避免患者到浴室及游泳池等公共场所,理发店、浴室、游泳馆等场所要加强管理和消毒,重点加强对游泳人员检查。
预防红眼病,关键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注意个人卫生,尤其是认真洗手。防“红”的重点人群是儿童、学生等,防治的重点场所是单位学校、幼托机构、游泳池、集贸市场、证券交易所、理发店、浴场等。广大市民应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理发店、浴室、游泳馆等公共场所要加强人员管理和消毒工作;幼托机构与学校要加强宣传教育,家庭要做好清洁卫生与隔离消毒工作,一旦发现类似症状者,应及时就诊。
眼睛红,不都是红眼病
当然,眼睛发红不都是红眼病。一些办公室白领突然出现眼红的症状,也别紧张,在空调房里久坐、长时间注视电脑屏幕、眨眼次数减少等,都有可能使眼睛充血发红,这往往是干眼症的表现。注意用眼卫生、适当使用人工泪液或到专业医院进行干眼治疗,都可以缓解眼红症状。
作者:汤淳(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眼科医生)
图:视觉中国
责任编辑:唐闻佳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